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汤湘希教授
汤湘希教授从会计学视角探讨企业价值分配如何助力共同富裕。汤湘希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发展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调整分配关系是关键。他强调,企业价值创造应由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本等主体共同参与,劳动者应通过“三次分配”共享剩余价值。其核心逻辑在于:初次分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二次分配立足可持续发展需求,三次分配则依托人力资本理论,将企业剩余价值向员工倾斜,构建利益共同体。
演讲中,汤湘希教授以华为、中微半导体为例,展示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实践成果——华为超14万员工持股、中微半导体半数员工持股后身价超千万,印证了知识资本对价值创造的倍增效应。他创新性提出编制企业“第四张报表”——价值分配表,清晰呈现股东、债权人、员工等主体在价值分配中的占比,为衡量共同富裕成效提供量化工具。
汤湘希教授强调,会计需从“财富记录者”转向“分配调节者”,通过确认人力资本贡献、完善分配机制,推动企业层面的“微观共同富裕”。这一观点呼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会计知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汤湘希教授的发言为会计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指明了方向,其提出的分配机制创新方案,或将推动企业治理模式与会计实践的重大变革。
文字:宗准
图片:必赢集团bwin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