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傅绍正副教授
傅绍正副教授就财务造假精准监督体系构建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这一研究聚焦于当前资本市场中财务造假问题,旨在提升监督效率,保障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现行财务造假监督体系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支撑,涵盖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多个层面,同时《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的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造假呈现出新特点,如系统性同步造假、利用隐秘关联方交易等,识别难度加大。同时,现行监督体系还存在监督介入滞后、执法检查随机、行政处罚随意等问题,难以有效遏制财务造假行为。
在此背景下,财务造假精准监督体系应运而生。这一体系借鉴“精准”理念,运用数智技术,针对不同行业环境和造假方式,实施精准预警、精准检查和精准处罚。
傅绍正副教授提出借助大数据分析和吹哨人计划是精准预警的主要手段。大数据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多维度挖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舞弊迹象,傅绍正副教授以莱克电气为例介绍了天健财判依据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对其财报进行可信度评估,精准提示货币资金异常等风险点;吹哨人计划则鼓励单位和个人检举财务造假行为,相关部门严格为检举人保密,并对有效举报给予奖励。近年来,吹哨人举报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财务造假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准检查则包含风险导向检查和经验导向匹配两个手段。鉴于我国监管人员数量与庞大的市场主体数量差距悬殊,风险导向检查能让监管资源更合理地分配,聚焦高风险企业。同时,各地积极加强人才储备,如财政部厦门监管局启动财会监督人才库入库推荐工作,为精准检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傅绍正副教授提出通过明确裁量权基准来进行精准处罚,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规范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财务造假的处罚作出详细规定,让处罚有章可循,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
财务造假精准监督体系的构建,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创新,有望从根本上遏制财务造假现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文字:王一帆
图片:必赢集团bwin新闻中心